法王新闻 | 2021年03月

『第6届谶摩春季』噶玛巴米觉多杰自传•第16天第2堂課

『6th Arya Kshema』AUTOBIOGRAPHICAL VERSES OF KARMAPA MIKYÖ DORJE•16-2

༸རྗེ་བརྒྱད་པ་མི་བསྐྱོད་ཞབས་ཀྱི་རྣམ་ཐར་བཀའ་ཁྲིད། བདེ་བྱེད་མའི་དཔྱིད་ཆོས་ཉིན་བཅོ་དྲུག་པ།

点击图片切换大图/小图
锡金 隆德寺 Rumtek Shedra

時間:2021年03月12日晚上10:30-11:30(北京/台北/香港)March 12, 2021
中文口译:堪布丹杰
中文笔录:释妙竹(11月18日于Mexico City)
English text source from: aryakshema website

『声闻十八部』的《律典》关于「三净肉」的说法
Meat that is pure in the three ways

བོད་སྐད།
English Translation Audio
中文翻译音频

接下来就是讲到「三净肉」,我想讲一下三种清净肉说法的一些经典的内容。刚刚忘了给各位看,这就是第九世噶玛巴所写的《嘎千大营的规约》 同时还有在律典当中,就是第八世噶玛巴所写的《戒律的大疏》当中的经文,还有《百段教言》的经文。

点击图片切换大图/小图
嘎千大营的规约
点击图片切换大图/小图
戒律的大疏、百段教言

■ 佛陀开示「三净肉」的缘起

点击图片切换大图/小图
五分律

「三净肉」的缘起,最开始有部论著,第四世纪写过一部《佛国记》的法显和尚,他算是非常早期去印度求法的,他 最主要去的目的就是要取得很多戒律的《律典》。他从印度回到中国的时候,就带回非常多戒律的经典,梵文本,其中 有一部从斯里兰卡求得的戒律的梵文本。他带回来之后,直到第五世纪,有一位来自西域的羁宾国的叫佛陀什, 他用梵文来讲说,讲说之后再由一位叫沙门智胜,他们在第五世纪就把这部法显取得的梵本翻译出来,这部论就叫《五分律》。 他们主要就是将第四世纪法显取回的这个梵本翻译出来。这部分的内容是我看了中文译本把它翻译成藏文的,因为时间p 很短暂,我也不觉得翻译得特别准确,主要是为了方便各位了解,所以翻译出来的。这里面是怎么说的呢?是说“佛渐 游行到毗舍离,住猕猴江边重阁讲堂”,毗舍离当时有一个江叫“猕猴江”,因为当时有很多猕猴会在江里洗澡,嬉戏游玩, 猕猴江边有一个重阁讲堂。“有一将军名曰师子”,这个将军是藏文甘珠尔当中『说一切有部』经典当中都会提到这位 将军,他叫「师子」。他在藏文里有不同的翻译,有时候翻译叫「岱贲」,有时候叫「玛贲」,都是指将军的意思,但 有不同的用词,名字都一样,都是「师子」。这个名为「师子」的将军就是当时住在印度毗舍离这个地方的一位施主, 他不断地供养僧团、佛陀,后来据说他都变得很贫穷了,就是供养到没钱了,有这样的一个人。如果到大藏经里面去找, 可以看到很多他的故事。“有一将军名曰狮子,是尼犍弟子,”所谓的「尼犍弟子」是佛陀在世时有六师外道,其中的「尼犍」 是裸形派,总之他是裸形派的弟子。“闻佛世尊来游此城,有大名声,号称如来、应供、等正觉。欢言:善哉!愿见如是请佛。” 僧人们可以看藏文。

点击图片切换大图/小图
五分律

这里白话解释一下,总之那时候就知道说有一个如来、世尊要来到他们的城中,所以他就想:“啊,善哉,太殊胜了。” 他就想去见佛陀,“即严驾出”,接着他就驾着他的马车出去,“遥见世尊容颜殊特,犹若金山,前到佛所,头面礼足, 却坐一面”,他见到佛之后,头面这样的行礼,然后就退坐在旁边,这时,“佛为说种种妙法,乃至苦集尽道”, 也就是佛陀为他讲说了苦、集、灭、道很多的妙法。“即于坐上得法眼净”,意思就是他见到了真谛。“即从座起, 胡跪白佛:愿佛及僧明日顾我薄食。佛默然受之”,所以他接着就跪下来,请求佛陀还有僧众,说:“明天可不可以来我 这里,接受我供养的食物?”佛陀就默然接受了。将军知道之后就很高兴,他就回到了家中,叫仆人到市场将“所有死肉, 莫计贵贱,尽皆买之”,不管价格多少,就把市场里有的肉都买来。接着那个人去了之后,“如教悉买”,他把这些肉都买回 来了。“通夜办种种美食”,就是他们整夜在家里准备明天要供养的食物,然后“晨朝敷座,自往白佛”,一早准备好后, 他就前往觐见佛陀,报告说,这些都准备好了。请求佛陀告诉我们,要来的时间等等,接着“佛与比丘僧前后围绕, 往到其家,就座而坐,”接着“将军手自下食,欢喜不乱”,所以这个将军就亲自一个一个地为佛陀跟僧众供养, “欢喜不乱”就是他非常地欢喜这样子做供养。

点击图片切换大图/小图
五分律

時诸尼犍”就是这些裸形外道,他们就听闻“师子将军请佛及僧,极设 肴膳”,就是准备了这么多的供品。“生嫉妒心”这些裸形外道就生气了,因为本来师子将军是他们的弟子,“即於街巷穷力唱言” 所以他们就跑到这些大街小巷里大声、用力地去说,去说什么呢?“师子将军叛师无义”意思就是这个人违背了誓言, 本来是我们的弟子,结果现在跑到了佛陀那边去,“今乃反事沙门瞿昙,手殺牛羊而以供養”。他们就在大街小巷这样子 说,师子将军违背了誓言了,背叛师门了,怎么跑到了佛陀那边去,还手杀牛羊供养呢。在这么说时,佛陀身边很多 比丘听到了就不敢吃,“诸比丘闻不敢食”。这时师子将军看到了,就马上“胡跪白佛言”,就跟佛陀说:“此诸尼犍长夜 毁佛,我今乃至绝命终不故杀”,他是说这些裸形外道的行者真的是一夜在那边毁谤佛陀,那我也发愿,从今天开始, 乃至绝命,终不故杀,也希望您跟比丘们说,不要担心,也就好好地吃饭。佛就告诸比丘说“随意饱食”,“食毕行水” 就是吃完之后,就会要洗手啊等等。再来“取小床于佛前坐”,这是过去的一个传统,施主会拿一个 小床垫坐在佛的前面。“佛为如前说随喜偈”,“随喜偈”就是‘随喜你供养的功德啊’这样的传统,接着“从座起去”, 佛陀就离开了。

点击图片切换大图/小图
五分律

佛以是事集比丘僧”,就是因为佛陀知道,因为之前接受这样供养遭受了很多裸形外道的批评,就把所有的僧众集合起来, “告诸比丘「有三种肉不得食”,就是比丘僧团有三种肉是不得食,“若見、若聞、若疑”这三者是不能吃的。所谓的“见者, 自见为己杀”,就是自己见到眼前是为了自己要吃的肉而杀;“闻者,”听闻“从可信人闻为己杀”;“疑者,疑为己杀”,就是 怀疑是为了自己而杀,这三种不能吃。“若不见、不闻、不疑,是为净肉”,这三种情况,就是「三净肉」“听随意食”,就是 可以吃。之后这段蛮奇怪,有提到“若为比丘杀,比丘及沙弥不应食,听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食”, 这里的意思大概是,如果为了比丘而杀的时候,比丘和沙弥是不能够吃的,但是谁可以吃呢?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弥尼、 在家居士可以吃等等。这个说法也很奇怪,还不确定什么意思。有点像是说,为了哪一种身份而杀,属于那样的身份 都不可以吃。有这样的一段。总之,这里谈到说「三净肉」最主要的一个缘起,最开始的因缘。故事就是这段。

The Bhagavan Buddha offered ways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 meat was pure in the three ways, and these teachings applied primarily to monastics and occasionally to lay people. Slight variations occurred between different Vinaya manuscripts and Buddhist schools, but they agreed that three types of meat should be avoided: by seeing, by hearing, or through suspicion. According to a Sri Lankan source brought to China in the fourth century, the Bhagavan Buddha explained the definition of impure meat to his bhikshus and bhikshunis: Seeing means actually seeing the killing yourself. Hearing means hearing from a credible individual that it was killed for your sake. Suspicion means suspecting it was killed for your sake.

点击图片切换大图/小图
毗奈耶本事

同样,在藏文经典当中,也有一个叫『根本说一切有部』的《毗奈耶本事》这部论当中也有类似的这些内容,就是投影 出来的内容。可以看出大意跟之前差不多,就是佛陀在羊八井,也就是毗舍离,在这里就有提到这样一个师子将军,总之 藏文里面的律典这段大意跟刚刚上面中文佛经里面《五分律》的内容是差不多的。和这段藏文的内容相比,《五分律》 的内容是比较多一些,也更详细的。总而言之,就是佛陀在世的时候,裸形外道——耆那教的一个非难,因为佛陀和比丘 接受了师子将军供养「三净肉」,被外道非难,就讲说了「三净肉」,是这样的一个因缘。

■ 《律典》关于「三净肉」的定义

点击图片切换大图/小图
善见律毗婆沙

另外在巴利文的一个『赤铜碟部』的《善见律毗婆沙》当中也有一段,这个是我从中文翻译到藏文的,我是不懂巴利文, 在这里提到说:在不见、不闻、不疑之后,还有其他一些规定,有见得食、闻得食、疑得食等这些更细节的一些规定。 一般来说『赤铜碟部』我们说是声闻十八部派中的一个部派,它主要是在斯里兰卡,还有兴盛于斯里兰卡,或者以前叫 狮子洲或狮子国、斯里兰卡锡兰这样一个地方的。事实上『赤铜碟部』是上座部的一个支分,有这样的一个说法,他们 也有一部论典在巴利文中,这部论典就是《善见律毗婆沙》

点击图片切换大图/小图
善见律毗婆沙

在这里面也有很清楚的一段解释,“有见得食”:说怎么样得到这个肉呢? 有三种,一个是见到、见得食,“云何有见得食?”,就是“若见人屠杀,不为比丘”:见到一个人在杀肉,但是不是为了 比丘,“后若得肉,食无罪”:之后如果这个比丘得到这个肉,是无罪的,因为这个肉不是为了这个比丘而杀,“是名有见 杀得食无罪”;再来“闻者,比丘自闻杀声,不为比丘,比丘若得此肉,比丘得食无罪,是名闻”。再来“疑得食无罪”, 怀疑的意思是什么?就是“比丘入聚落乞食,见新肉疑”:就是见到有施主供养一个新的肉的时候,“不敢受”:他可能 不敢接受,因为担心说这是不是为了他杀的,“若檀越言”:如果这个施主说,“不为比丘杀”:不是为了你而杀,那么“得 食无罪”:这样就可以吃,是没有罪业的,“是名疑得食”。

还有一个情况是,“若檀越请二人与食”:一个可能是比较年长,一个比较年轻,戒腊上来说,若檀越请二人与食、共享 食物的话,“下座心自念言”:戒腊比较轻的心自念言,“此当为上座杀,不为我,我食无罪”:他想说那个肉应该是为了 那个戒腊比较高的上座的比丘而杀,不是为我,我食无罪。同样另外一个上座的戒腊高的也“复自念言:‘此当为下座而 杀,本不为我,我食无罪’”:所以相互都觉得那是为了对方而杀的,他觉得说,那我吃了是没有罪的。如果有这样的情况, “若如此者,两各自疑为彼,上下座疑俱食无罪”,佛陀说,如果有这样的情况,两边都还有这样的怀疑,认为是为对方 而杀的话,这样是没有罪的;再来,“若人为比丘杀,比丘不知,食竟方知,如此者无罪”:他吃完之后才知道这是为他 而杀的,这样吃了也是无罪的。“若比丘得肉食”,应该要问,然后才吃它,“应问然后食”。“何以故?为欲分别净不净 得食故”,因为如果不问的话,也是不会知道什么是净食,什么是不净食。举个例子来说,就像是“熊猪肉相似故”, 熊的肉是不能吃的,你必须要问才知道什么是净,什么是不净,你要问了才知道是熊还是猪肉等等。所以你可以看到, 供养者也是很重要,供者他自己知道这个肉是怎么来的。所以接受供养者应该要问他。这段藏文里有个错字,翻译的太赶,没时间去改它。

透过上面『赤铜碟部』的《善见律毗婆沙》论来看的话,佛陀在世的时候,出家人托钵乞食,如果信众供养了肉的话, 不能马上接受,还应该要先询问、确定这个肉是为了自己而宰杀的吗?如果是为了自己,或者为了出家众而杀的肉品的话, 这就属于不净肉,不能够吃。这代表了什么?就是出家人如果不注意的话,很多众生,尤其动物的生命会受到伤害,所以出家人要特别去问。

He gave them this teaching following a meal served by a man called Captain or General Lion, during which the monastics expressed doubts about eating the meat being offered. The Mūlasarvāstivāda tradition’s Vinaya Vastu, which is found in Tibet, recounts this story similarly and the meaning is the same, explained His Holiness. The Mahīśāsaka texts existing in China differ but slightly. The important thing, His Holiness noted, is that when monastics were offered meat on their alms round, they were to ask questions to the donor about what kind of meat it was and whether the animal was slaughtered for his or her sake. They were responsible for investigating and ascertaining whether that meat was appropriate for them to eat or not. According to His Holiness, if they were not careful, there would be the danger of animals being harmed for their sake.

点击图片切换大图/小图
十诵律

还有『说一切有部』的《十诵律》当中也有提到,这也是中文里有的一段,我也是中文翻译成藏文的。这里的大意是说, 就是因为之前师子将军的一些因缘,佛陀就集众告诉弟子说,比丘不能吃「三不净肉」,“我不听瞰三种不净肉: 若见、若闻、若疑”,所谓的“见者,自眼见是畜生为我故杀。闻者,从可信人闻‘为汝故,杀是畜生’”,所以可信人很 重要,就是他知道的,他如果跟你说‘这个是为你而杀的呀’,那么这是不能吃的。“疑者”,是指他可能怀疑说‘这是不是 为了我杀’。“是中无屠卖家”,是因为在这个地方没有肉贩,因此这个肉可能是特别为了我而杀,周围看看并没有在卖 肉的。“又无自死者”,同时周围也没有动物是自然死亡的。再来一个情况是“是人凶恶,能故夺畜生命”,就是这个施主 本身是个比较凶恶,会杀生的人。如果你有这样的怀疑的话,这样的肉也是不能吃的。是指怀疑这些内容。除此之外, 三净肉是可以吃的。这是《十诵律》当中提到的。

点击图片切换大图/小图
四分律

像藏传佛教最主要戒律是『说一切有部』的《五分律》,那么在中国佛教现在主要行持的是『法藏部』的《四分律》。 那么这里提到,《四分律》中说:“有如此三事因缘不净肉,我说不应食。若见为我故杀;若从可信人边闻为我故杀;” 接着这里特别提到“若见家中有头有皮有毛;若见有脚手;又复此人能作十恶业,常是杀者,能为我故杀。如是三种因缘 ”,所以如果你这样怀疑的话呢,是不能吃的,是「不净肉」不应食。再来“有三种净肉应食”,也就是“若不故见、不故闻、 不故疑应食”,是可以吃的。

点击图片切换大图/小图
五分律

还有在之前提到的《五分律》当中,有条“为比丘杀,比丘及沙弥不应食,听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食” 然后“若为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杀,亦如之”,就是为了谁杀的,那么..(Bamboo:此处堪布丹杰错念成了《摩诃僧祇律》的内容,Bamboo按大宝的藏文PPT改了

点击图片切换大图/小图
摩诃僧祇律

再来最后用的一段是《摩诃僧祇律》,这个大概是只有中文佛经中有,其他语言中没有。总之,这是在第四世纪的 时候,法显大师从中天竺求取回来的。之后他和印度的一位大师叫佛陀跋陀罗,一起翻译的,叫做《摩诃僧祇律》。 这里面就提到“为比丘杀者,一切比丘、比丘尼、式叉摩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尽不得食”,你可以看到跟 刚刚说的有点不同,总之,只要为了比丘,出家众而杀的,所有的这些出家众、在家众都不能吃。但是刚刚前面是说, 为比丘而杀的肉,比丘不能吃,但其他人可以吃。你看有一些不同的说法。前面提到说:为比丘而杀的肉,比丘跟沙弥 不可以吃,但其他比丘尼、沙弥尼啊都可以吃。《摩诃僧祇律》讲的就不一样,就是不管是为了谁杀,谁都不能吃。 然后“如是乃至为优婆夷杀,一切比丘不得食”,如果是为了居士而杀的话,一切比丘也不得食,“乃至优婆夷亦不得食”, 所以为了居士而杀的肉,比丘不能食,比丘尼也不能吃,优婆夷也不能食,除了不具有见、闻、疑,的三种情况的肉才 可以吃。

In the Mahāsāṇghika Vinaya, the definition of what constituted impure meat was wider and it applied to both monastics and laypeople. This text, brought to China by a Chinese monk named Faxian (法顯) and translated with the Indian master Buddhabhadra, says that, regardless whether an animal is killed for a specific bhikshu or a layperson alike, no bhikshu, bhikshuni, novice, or layperson may consume that meat. In other words, if an animal was slaughtered for a bhikshu, bhiksunis and laypeople were also not allowed to eat it. Similarly, if an animal was killed for a layperson, it was impure and neither laypeople nor monastics could eat it.

■ 制定「三净肉」戒律的用意

点击图片切换大图/小图
(大宝好像喉咙不舒服,在干咳)

前面将『声闻十八部』当中五部的《律典》做了一些解释,引用了他们的一些论典。大部分都是我从中文翻到藏文的。 前三个主要是为了比丘而说,后面两个你会看到连居士——优婆塞、优婆夷(男众居士、女众居士)也都不能吃。总而言之, 无论僧俗在吃肉的时候,都要判断是不是清净是很重要的,在家人、出家人吃肉的时候都必须知道它是不是三净肉。

什么叫做「三净肉」呢,一般来讲就是,第一个,一只鸡也好,或者猪也好,牛也好,如果是为了自己而杀,而且你亲眼 看到,这就不能吃。如果没有看到,这是第一种可以的。第二种是不闻为自己杀,同时这还是你相信的一个人,你问了,听 到说不是为你而杀,这就可以吃。再来,你对于是不是这个肉是为了我而杀的没有怀疑。你要这样不见、不闻、不疑, 这样的情况之下的肉就是「三净肉」,事实上这已经不容易了。

更清楚的叙述在《五分律》跟《四分律》中有提到。在 《五分律》的观点来说,「三净肉」必须是施肉者本身并非屠夫或肉贩,肉是自然死亡,并是有信居士所供养,也不是 为了供肉而购买而来。所以你看到这里有谈到其他几个条件,首先供养者本身并不是屠夫,也不是肉贩;再来,他供养 的这个肉不是为了供养而杀,而是购买的。就是这个施主知道不可以为了供养比丘而杀生,所以特别另外买了不是为了 这个比丘而杀的肉,这样是可以的。那么《四分律》的说法是什么呢?就是“若见家中有头有皮有毛,若见有脚血”,就是 有吃的动物的头、皮、毛、血等等的话,这也是不能吃的。再来,不仅是供养的施主不是屠夫、杀生者,你要相信他绝对 不是常作十恶业的人,会为了我而杀,你有这样的确认就可以吃。有的时候,他可能自己并不是屠夫,不是肉贩,但有可能 叫屠夫来为他而杀,也不能是这样子的情况,因为他是一个能够持守十善业的人。其中一个“不杀生”不仅是自己不杀,他也 “不教人杀”,不会教唆人家来杀。如果你是受应供的人,你必须要相信他是一个行持「十善业」的人,这样的肉你才能 吃。

The Tāmraśāṭīya scriptures, which were originally in Pali but have been translated by His Holiness from the Chinese, offer a detailed description of the three pure meats. The Tāmraśāṭīya is one of the 18 original schools of Buddhism, developed mostly in Sinhala (Sri Lanka), and is considered part of the Theravada tradition. Excerpts from its text called The Great Treasury of All Seen to Be Excellent (Samantapāsādikā) were read. In addition, His Holiness presented his translations of texts from the Daśa-bhāṇavāra-vinaya of the Sarvastivada tradition and the Dharmaguptika Vinaya, which had narrower definitions of the three-fold purity of meat. In their texts, impure meat also included meat from an animal that did not die naturally, from a butcher or from a household that killed for your sake, from a household that sold meat, or from an individual who acted on the ten nonvirtuous actions. To note, Tibetan and Chinese Vinaya practice came from the Sarvastivadan tradition, which in turn developed out of Theravada.

同时,在另外一部论中提到,在很多大的祭祀当中,就是有很多大的法会或活动的时候,为了法会或活动,当时印度 有这样的传统,杀肉分给大众,佛陀说:“比丘是不可以到祭祀的法会上去的。”因为这些肉是为了祭祀的活动而杀的, 所以,比丘不可以到这样的情况去。从这个角度来说,有时候我们去贩肉的地方买这些肉,是否清净,是否可以,也是 有争议的。刚刚是《十诵律》中有这样提到,为了大众祭祀活动而杀的肉是不可以吃的。同样《四分律》当中也说, “若作大祀处肉不应食”等等。

点击图片切换大图/小图
但有可能叫屠夫来为他而杀

同样,在《大毗婆沙论》还有《俱舍论》当中也有提到,杀生后的扒皮、卖肉、煮肉等等,也都算是造下了杀生的同分业。 总之,由于这些许多的原因,『说一切有部』还有『法藏部』,也就是《五分律》和《四分律》当中,你会看到它比其他 的部派当中所说的是更加严格,说的也更细一些。中国佛教或者是藏传佛教,我们都可以说主要是属于『说一切有部』的。 当然十八部,整个传演过程来说,最主要源自于斯里兰卡。传演的过程有两种不同的说法,『声闻十八部』根本 是哪一部?大部分学者会说,最主要有两个部:一个是『上座部』;一个是『说一切有部』,会认为是『声闻十八部』 中最主要根本的两部。由于这两个部一些见解上的不合,所以再慢慢分类出其他的部派。所以我们藏传佛教戒律的传承 跟修持主要依据的『说一切有部』,中国佛教戒律的传承依据的应该也都是『说一切有部』的。『说一切有部』 还有『法藏部』,也就是刚说的《五分律》《四分律》,你会看到里面在讲解「三净肉」这些部分是更清楚、更严格的。

点击图片切换大图/小图
他是必须乞食的嘛

我们很多时候也许就这样想说:“啊!出家人可以吃肉。”因为佛陀前面讲了很多允许吃三净肉啊,我觉得这样的一种逻辑 和思维太是过于轻率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如果依据戒律来说,一个出家人如果离开寺院外出,他是必须乞食的嘛! 他不能在人家门口说:“请求给我肉。”也不能说“给我水果”“给我蔬菜”,或者给我某一种肉,不行的。他不能选择 食物的,而是供养什么,他就必须接受。他不能说“啊,你这个给 的不要。”“我不好,我不要,抱歉我不吃那个马铃薯。你可不 可以给我其他的呢?鸡肉好了。”你不能这样说,不能这样选择。(Bamboo:2016年Bamboo身无分文从成都逃出,一路流浪到西藏时,每次乞食 都是说明只吃素,只有一次,有对农村夫妇给的饭菜里还有里脊肉,Bamboo还想把肉挑出来还给他们,他们可能嫌脏, 说你挑出来扔旁边喂狗好了。Bamboo就马上把肉都挑出来扔在路边,只吃剩下的白饭和青菜。

譬如说,刚好碰到托钵去了一个比较贫困的家庭, 这个比丘还这么挑剔的话,那这家人可能会非常的生气,“怎么来这样一个出家人,在那边挑三拣四的”。如果这个僧人 走运,刚好得到一个肉供养的话,他还是要观察的,如果不是「三净肉」的话,他想吃到口水都流出来,他还是 不能吃。所以我猜想呢,佛陀说了「三净肉」的说法,他就是为了我们要禁止随意吃肉而说的。而不是说因为这样出家人 就可以吃肉。反过来说,制定了这样的戒律反而是告诉我们说:不应该随意吃肉!

In brief, in all of the traditions of Vinaya, it is important for monastics and lay practitioners with householder vows to only eat meat that is pure in the three ways. This means not seeing, not hearing, and not having any suspicion or doubts that it was slaughtered for you. Moreover, for monastics, this means only eating meat that was offered (that is not ordered from the donor) and determined to be pure. Remembering that the Sarvastivada and Dharmaguptika Vinaya were quite strict, this could be difficult at times. Even if one’s stomach was burning with hunger, he or she was not to eat impure meat.

■ 明天的讲课安排以及夏季课程

好的,那大概今天主要讲到这里。明天会再讲到一些大乘吃素的目的。还有在萨迦班智达提到的一段天授说...,不然就变成 天授的外道的禁行、苦行,所以是可以吃。总之那部分明天会再解释一下。另外也会再讲到说,在大乘佛教里面断肉的一些 原因。还有也会谈一下现在西藏对于吃素的部分也有许多的争议,我觉得这是没有太大意义的一个争议,所以我想还是 解释一下。再来我想谈一下地球上我们现在这么多的动物受到宰杀,同时你为了要饲养这些动物,也造成了环境的一些 伤害等等。还有个人健康方面,吃肉、吃素的差别等等。

昨天本来要上课嘛,但是停了一天,主要是身体稍有不适, 这是一个原因。第二个原因是吃素这部分跟很多的众生生命是直接相关的,所以我也觉得应该多做一些准备,查找一些 经典,所以昨天停课一天,多做了一些整理。所以也说声抱歉听课。本来课程是后天14号要结束,但是因为之前有停课 两次,所以我想就要补课,补了两天,14上课,15休息一天,接着补两天的课——16、17会上课。我这里说的可能不准, 我也记不太清楚,之前有公布,就是那个时间。

最后一天我想说修一下上师相应法,上师成就法。因为我们这次将近 一个月吧,我们有机会讲说,还有各位有机会听闻到米觉多杰的传记,象征着一个缘起,得到加持,所以我们想,修 一下上师相应法。到底是要修哪一部呢?是修米觉多杰的《四座上师相应法》,还是我是不是要为了这个撰写一部呢? 当然现在时间不见得有。总之,最后一天我们会一起修这个『上师相应法』。

之前有提到过,这次是讲不完所有的自传, 所以会在明年继续讲解米觉多杰的传记。本来是想说,最后一天再讲,现在想到我想现在就讲吧。我们一般说这是冬季课程 ,传统上在“དགུན་ཆོས”,就是冬季课程时,噶举各寺院僧众都会聚在一起。那么谶摩比丘尼就变成春季课程。我想,有冬季、 有春季,可能之后还有夏季吧,当然不可能春、夏、秋、冬都说。可能四季中有三季:春季、冬季跟夏季来讲的话是蛮 好的。夏季我也想了一下,针对于佛学院呢?平时我也都有机会承侍你们,为你们上一些课。但是对于僧院,我比较 没有太多时间为各位说法,所以我想夏季课程的时候,主要是为了僧院,僧院主要是跟五堂功课,也就是跟法会、仪轨、 奏法器啊,本尊观修啊,这部分有关的。有时候这样分也不是很好,分成僧院跟佛学院,但不这样分有时候也讲不清楚。 总之,可能我们讲,「修法院」吧,或者说ཚོགས་གྲྭ,就是所谓的佛学院之外的僧团,为了他们,可能会特别讲一下密乘 的一些修持吧。当然我也不是很懂这部分内容,总之不懂装懂,讲讲看。因为主要内容是跟密乘有关,所以不是开放给 所有人,主要是针对寺院,才可以听,不方便开放大众。所以今天就先做一个宣布,夏季的课程。当然这里说是针对 僧院,当然佛学院也好,男众、女众寺院都可以的,这还是要宣说清楚,不然之前有个误会,谈到说是,『谶摩比丘尼』 尼众的春季课程,很多这些男众寺院就想说,好像跟我们没关,为了女众的课,如果这样就搞错了。但也不能怪你们, 我自己刚开始没讲清楚。总之,课程有一个主要的讲法对象,暂时对于寺院来说,是全体僧众,寺院都可以来听课的。

Tomorrow, His Holiness will continue by speaking about how meat was prohibited in the Mahayana. In addition, he will address the impact of eating meat on the environment and our health. He then mentioned his plan to begin summer teachings that will focus on tsokdra, the rituals and practices of the yidam deities. Because these will be related to Secret Mantra Practice, they will be open to monasteries and nunneries but closed to the general public.

然后,课诵。

Bamboo评论:墨西哥街边小摊卖的都是两张小饼上放些菜,菜里都有肉, 虽然便宜的很,3元多一份,可Bamboo都不能吃。这篇开示只听打了上半段的时候,Bamboo还想,既然佛陀那时候都吃肉,那咱也应该可以偶尔买点有肉的食物。口水横飞地路过一个个小吃摊, 盘算着这两天的斋戒日一过,就可以开荤了。结果第二天,听打了下半段,心就凉了,吃肉的心也死了。

Youtube 视频

བོད་སྐད།
中文翻译
English translation

上一篇:第十六天第一堂課開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