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王新闻 | 2005年12月
uploaded on 1/2/2022
last updated on 9/1/2022
時間:2005年12月30日
地點:印度 瓦拉那西 创古智慧金剛大學
翻譯:堪布丹傑
整理:釋仁居
校对:堪布丹傑
首先我向海濤法師、諸位法師、以及諸位居士大德們問候,大家吉祥如意、阿彌陀佛!
這次大家千里迢迢的來到這裡,真是非常殊勝的因緣,我感到非常高興。
今天是「宗門實修法座」的第一天,主要我想先表達一些我的想法,明天再做正行的開示。
在正行的課程中,我有個心願,就是很希望大部分能直接用中文上課。本來應該今天就用中文上課,但是我現在的中文很不好,尤其是在各位華人的面前,如果沒有好好準備的話,我還是會有一點緊張,所以今天還是用藏文來向大家說一些我的想法。
初转法轮处闻法之殊胜
首先,我們今天齊聚在一個非常殊勝的地方,這裡是教主釋迦牟尼佛在人世間,第一次說法的聖地--鹿野苑。
佛陀成道後初轉法輪,當時來聽聞佛法的只有五個人,但是我們今天卻有上百位佛弟子齊聚一堂,可以說,佛陀的大悲加持不僅沒有消失,而且更加興盛與發揚了。
雖然佛陀所開示的法教於兩千五百年前就弘揚於世,但是到了現代,在21世紀當中,佛法更加受到眾人的關注與學習。不僅是已經對佛法有信心的弟子,甚至許多沒有信仰的朋友,也受到佛經中所闡述的不害他的見解與慈悲的行持所吸引,逐漸對佛法升起信心與歡喜。
為什麼會有愈來愈多的人信仰佛法呢?這是因為佛陀所開示的佛法,不只是為了利益他的弟子而已,而是無分別的為了利益無量眾生而做的開示。
汉传佛教之珍贵
在東方,過去具有許多佛教宗派的傳承,至今也都保存完好。特別是印度的大乘佛法,最早傳揚到的地方就是中國,這一段珍貴的歷史是非常殊勝的。
佛教發源在印度,但由於時節的變遷,佛教在印度也消失了。但是佛教的支分,卻在其他地方興盛。尤其在中國,佛法廣大弘揚,已成為中華文化的一部分,實為漢地的一顆珍寶。
有一句話這麼說:法愈深,障愈重。意思是佛法愈興盛的地方,魔障也愈多。過去漢地佛法興盛時,也遇到過很多魔障,但是透過漢地歷代祖師大德的大勇、大力,排除萬難,住持正法脈。
我曾經兩次前往漢地,參訪過許多寺院,雖然當時沒有機會在修持、見解方面作深入的交談,但僅僅是巡禮了寺院、身口意的所依(指佛像、經典、佛塔),拜會了僧眾,還是深刻地感受到其傳承的加持力,傳遞到我的心中。我感到很榮幸。
就我個人來講,由於過去生的因緣所致,今生從小就與中國文化有聯繫,能有如此的緣份,是很幸運的一件事。因此,我對於漢傳的佛法與文化,都非常熱愛與尊敬。
總的來說,我們都是佛弟子,也可以說都是法友,在我們成為教主釋迦牟尼佛的弟子之後,若是二六時中都能常保自利、利他的動機與行持,一生貫徹到底的話,這是非常好的。我平時也是這麼提醒自己的。
但是,在我們了解如何利益自己與利益他人之前,首先應該對於佛陀的見解與行持有一番了解與觀察。譬如說,我們在世間上做事,首先要對這項工作有個通盤的認 識,同時也要對它有信心;反之,如果對於工作不瞭解又沒有信心的話,就很難成事,也很難專一徹底的把工作做好。同樣,修學佛法也是一樣,若想要得到好的成 果,我們就要對佛法是如何真實自利、利他的義理有所瞭解,並且生起信心,這是非常重要的。
皈依之目的
若要相信佛法是真實的,首先要對說法的人、教主導師有信心。
我們常說要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到底佛法僧為什麼堪能成為皈依處呢?這是我們一定要知道的,其中原因有很多,但最主要值得我們要皈依的原因,就是佛陀心中所具備的功德。
一談到功德,可能很多人會覺得,功德很多嘛,佛的功德真有什麼不同嗎?或者佛的功德特別珍貴殊勝嗎?是的。佛陀具備了兩項殊勝的功德:智慧與慈悲。
首先要了解智慧的功德。平時我們說大智是指「遍知一切法的智慧」,很多人會覺得很難理解,怎麼可能遍知一切法呢?由於我們慣用凡夫的心來臆測,因此不可能 理解。而且,由於我們對於外在的物質、色法都已經習慣,因此以這種慣性的思考,更不可能理解何謂「大智」的。譬如燒開水,只要水溫到達一定的程度就會燒 開,但如果超過還繼續燒的話,就會燒乾;對於凡夫來講,由於超過了他的理解程度,因此聽到大智的功德是不容易了解的。
過去有許多論師,例如法稱論師、陳那論師等考慮到很多人不了解大智的意思,因此解釋道:「遍知」是指「對於想要解脫的弟子,佛陀能夠正確無誤地遍知一切利 益他們的方法與他們的需求」。近一步更說明道:如果「遍知的智慧」是指知道身上有多少蟲,世界上有多少生命或者人類的數量的話,事實上,這樣的智慧並不值 得我們去皈依。
但這裡我要提醒大家,以上對於大智的解釋,是論師針對不具信仰的人所作的方便開示而已;如果各位將這段解釋理解成:「喔,原來佛陀並不是什麼都知道」的話,那我會很傷心的。
那麼,僅僅具備大智功德,就能讓佛陀堪能成為真實的皈依處嗎?我想舉個例子說明:例如印度有許多藏族學校,現在的學生都對科學有很大的興趣,這些孩子們會認為佛陀就像一個科學家,聰明、有頭腦。
但是,佛陀不僅僅具備大智慧而已,更值得讚嘆的是,佛陀還具備了大悲仁慈之心。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點。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例如一個絕頂聰明的人,如果他不具備利他、助人之心的話,那麼他的聰明才智對別人將沒有任何幫助,他也無法成為別人的救護或依靠。
佛法是要实践的
因此,身為佛弟子的我們要知道,佛陀的功德,不僅只是歷史上或傳記中記載的佛陀的大智慧而已,而是要知道,我們現在修持的法門,都是佛陀為了利益、幫助我們而以大悲心親口宣說的。
佛陀最先發起菩提心,之後無量劫行持菩薩道,最後成就佛道,成佛後,由於最初的菩提大願之力,轉大法輪…; 總之,自始至終,佛陀一直保持著利益眾生的大悲心,僅此一心而已。如此思惟過後,我們對於佛陀會有深刻的認識,知道佛陀是一位大慈悲的人,因此,進一步我 們就能知道,慈悲長者佛陀所開示的法,就不只是自利,提升智慧的法門而已,更是能夠幫助我們每一個人的方法。由此能知,修持佛法對我們絕對是有幫助的。
現在我們相信佛法是清淨、是正確的了,但是如果我們有一念覺得「佛法的確很好,但是修、不修都沒什麼關係」的話,這是不行的,佛法是一定要去實踐的。為什 麼這麼說呢?因為我們在世間總會遇到很多困難,犯很多錯誤,產生非常多的苦。這些苦不僅讓自己難過,也影響到我們的家庭、社會甚至於全世界。因此,為了消 除各種問題與痛苦,我們唯有修持佛法。
视频 Vid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