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王新闻 | 2021年01月
དྭགས་པོའི་ཆོས་བཞི། 冈波巴四法 The Four Dharmas of Gampopa
བློ་ཆོས་སུ་འགྲོ་བར་བྱིན་གྱིས་བརླབས་ཏུ་གསོལ།
願心向法
Give your spiritual grace so that my spirit may enter the Dharma.
The mind turns away from attachment to this one existence. Reflecting on impermanence.
ཆོས་ལམ་དུ་འགྲོ་བར་བྱིན་གྱིས་བརླབས་ཏུ་གསོལ།
願法向道
Give your spiritual grace so that the Dharma becomes the way of awakening.
The mind turns away from the ordinary world. Reflecting on the causality and suffering of the world.
ལམ་འཁྲུལ་པ་སེལ་བར་བྱིན་གྱིས་བརླབས་ཏུ་གསོལ།
願法断惑
Grant your spiritual grace so that the way of awakening will dispel confusion.
The mind turns away from one's self interest. Reflecting on the virtues of compassion and bodhicitta.
འཁྲུལ་པ་ཡེ་ཤེས་སུ་འཆར་བར་བྱིན་གྱིས་བརླབས་ཏུ་གསོལ།
願惑显智
Give your spiritual grace so that confusion may reveal wisdom.
The mind turns away from the dualistic vision. Reflecting on the unrealality of what is perceived and what perceives.
時間: 2021年01月04日
中文口译:堪布丹杰
听打:无名氏
大家声音听得到吗?
皈依发心 Refuge and Bodhichitta
༄༅། །སངས་རྒྱས་ཆོོས་དང་ཚོོགས་ཀྱིི་མཆོོག་རྣམས་ལ། །
Until enlightenment, I go for refuge in the
佛陀圣法诸等圣僧前
བྱང་ཆུབ་བར་དུ་བདག་ནིི་སྐྱབས་སུ་མཆིི། །
Buddha, the Dharma, and the supreme Sangha.
直至得证菩提我皈依
བདག་གིིས་ཆོོས་ཉན་བགྱིིས་པའིི་བསོོད་ནམས་ཀྱིིས། །
By the merit of listening to dharma and other virtues,
愿我所作传法等功德
འགྲོོ་ལ་ཕན་ཕྱིིར་སངས་རྒྱས་འགྲུབ་པར་ཤོོག །
May I attain buddhahood for the benefit of beings.
为利众生成就诸佛行
(念:三遍)
七支供养文 Seven Branch Prayer
ཕྱག་འཚལ་བ་དང་མཆོོད་ཅིིང་བཤགས་པ་དང་། །
I dedicate to enlightenment whatever
所有礼赞供养福
རྗེེས་སུ་ཡིི་རང་བསྐུལ་ཞིིང་གསོོལ་བ་ཡིི། །
Slight merit I have gathered from prostrating,
请佛住世转法轮
དགེེ་བ་ཅུང་ཟད་བདག་གིིས་ཅིི་བསགས་པ། །
And offering, confessing, and rejoicing,
随喜忏悔诸善根
ཐམས་ཅད་བདག་གིིས་བྱང་ཆུབ་ཕྱིིར་བསྔོོའོོ། །
Requesting, and from making supplications.
回向众生及佛道
(念:三遍)
献曼达 Mandala Offering
ས་གཞིི་སྤོོས་ཆུས་བྱུགས་ཤིིང་མེེ་ཏོོག་བཀྲམ། །
The earth, perfumed with scented water, strewn with flowers,
大地涂香妙花敷
རིི་རབ་གླིིང་བཞིི་ཉིི་ཟླས་བརྒྱན་པ་འདིི། །
Graced with Mount Meru, the four lands, the sun and moon,
须弥四洲日月严
སངས་རྒྱས་ཞིིང་དུ་དམིིགས་ཏེེ་ཕུལ་བ་ཡིིས། །
I visualize to be a buddha realm and offer
意观佛剎敬呈献
འགྲོོ་ཀུན་རྣམ་དག་ཞིིང་ལ་སྤྱོོད་པར་ཤོོག །
So that all beings enjoy a perfectly pure realm.
缘此有情登净土
请转法轮 Request to Teach Dharma
སེེམས་ཅན་རྣམས་ཀྱིི་བསམ་པ་དང༌། །
I pray that you turn the Wheels of Dharma
有情思想和心识
བློོ་ཡིི་བྱེེ་བྲག་ཇིི་ལྟ་བར། །
Of the lesser, greater, and common vehicles
随其差别而有之
ཆེེ་ཆུང་ཐུན་མོོང་ཐེེག་པ་ཡིི། །
In accordance with the various
小乘大乘与共乘
ཆོོས་ཀྱིི་འཁོོར་ལོོ་བསྐོོར་དུ་གསོོལ། །
Thoughts and intellects of beings.
我今祈请转法轮
首先要问候大家,吉祥如意,扎西德勒!
昨天简略地讲说了「法入道」。
■「法入道」
「法入道」的意思是什么呢?也就是说心中如果没有坚定的出离心的话,持戒、行善、或者闻思修等等的这些修持都没有办法帮助你得到解脱。
同样的,就只是布施他人一点点吃的东西,这是一种善。但是,如果你带着菩提心而这么做的话,这个善它就是成佛的因。
所以我觉得,「法入道」可以这样子来做解释。
「法入道」这个部分,可以说针对三乘各自的修持来做不同的阐述。总而言之,「法入道」有两个,一个是「趣入暂时的解脱道」,还有一个是「趣入究竟的遍知佛果」。有这两个。
但是,就以我们这一次用的经文来说,因为「趣入暂时的解脱道」这个部分已经在第一法的轮回过患的时候讲过了,所以现在的「法入道」主要在说的是「趣入大乘道」。
尤其冈波巴大师他的意趣、他认为是说像是《妙法莲花经》等等大乘佛教的这些殊胜的经典当中阐述的一个义理,就是究竟一乘的观念。冈波巴大师觉得这个观念是很重要的。这也是为什么他在《解脱庄严论》的序言当中,就有这样子提到,这样的究竟一乘的观念很重要。
同时,还有另外一部论,是洛拉雅巴指《〈四法根本颂〉笔记》中也有说道:「道法亦依人之根器,不了义而说三乘」。这一句的意思是说,三乘的说法是不了义的,了义来说只有一乘。所以,洛拉雅巴大师对于这两句的解释是说,这两句隐含的意思是说,了义来说唯有一乘,此意在《妙法莲花经》当中有说的很详细。这里我们就不多做解释了。
总之,「法入道」这个部分,你会看到在冈波巴的其他一些教言当中都有提到,有两种入道的方式,「法入道」两种:一种是依靠生起世俗菩提心而建立、或者说「趣入大乘道的基础」;第二个方式是依靠生起胜义菩提心,斩断实有的执着——这样的一个根本斩断,以此而进入「道的正行」。所以,有两种入道的方式。
另外在一位叫喇嘛祥玉扎巴大师,他有说,为何法需要入道呢?因为虽然佛法已经能够对治烦恼,降伏自心。然而,如果你的心中没有生起慈心、悲心、菩提心的话,就不算「趣入大乘道」,仅仅是趣入声闻和缘觉的道中而已,无法得到无上的菩提。因此,要想尽办法与自己的相续当中生起慈心、悲心和菩提心。
所以你可以看到,这里我们判断是否是一个大乘行者,标准在于说你有没有发起大乘的菩提心。而菩提心是否生起的关键,又在于说你有没有大悲心;而要生起大悲心,又必须要依靠慈心等等,这些心才可能生得起。
所以会看到,心性的修炼是有次第的,他不可能突然就生起了这种比如说世俗菩提心,突然就生起了,是不可能的。
■慈心与悲心
所以,这里谈到了慈心、悲心等等。所以,我想针对慈心跟悲心,说一些我个人的想法。
大概昨天太晚睡了。最近我比较忙,准备课程,有的时候只能睡三四个小时。所以,好像比较没精神。但是你可以看到后面吗?有竹子。
可以看得到竹子吗?看到竹子,看到竹子你可能会想到一个电影吧?《功夫熊猫》。有时候有些人跟我说,你长得有点像《功夫熊猫》那个熊猫,再加上今天背景又是竹子的话,大家真的觉得我就是活活生生的一只熊猫坐在这了。
讲回来。这里说慈悲。慈心是什么?是说希望他人能够得到快乐;悲心,就是希望他人离开痛苦。我想,这个应该大家都知道的。
但是,在大乘佛教当中谈到的慈悲,他不就是文字上这样的一种理解,它所包含的意义是非常的广大,而且深刻的。
我认为说,慈悲主要牵涉到、关乎到的是我们看待他人的真实情况是什么?就是我们如何看待他人?真实的情况是什么?这是什么意思呢?
举个例子来说,平常我们说,最简单我们会对他人有关心的这种心情,这种心叫什么?就是同情心。他属于一种能够理解他人痛苦的一种心情。
再更进一步来说,就是一种同理心,也就是能够体会他人……这种同情心,它再更强烈一点的话,就是所谓的同理心。不只是理解他人的痛苦,也能够体会他人、有一种感同身受他人的痛苦,你真的能够你变成是他一样的感同身受地去体会。
但是,这里谈到的是慈悲,他不仅仅是同情心,他也不仅仅是这种感同身受的同理心,他比同情心或者说同理心还深刻得多。
而我这么说的原因,是因为慈悲心它不仅仅是一种心情,或者是这种感情,它比较像是一种建立在智慧,或者说对于究竟的实相是什么的一种认知,这样的基础上而展现出来的一种行为,或者说一种心叫做慈悲。
具体来讲,是对什么有认识呢?也就是认识到,我和他人之间是没有分别的,是平等的,这就是慈悲的一个基础的认知。
我们人类在很早很早以前,就学会了很多的概念。其中有一个概念是什么呢?这个我们可以控制的身体,这个蕴身,就叫做我自己,旁边、或者其他那一个你不能控制的身体或蕴身,他就是另外一个人、他人。
所以,这样的一种概念,他是你本身就具有的吗?与生俱来的吗?不是的。他是后天被教导出来的,被灌输的一种思想。
换句话说,我们会说“我”、“你”、“他”,这样子的称呼,是我们人类出于很多的原因而衍生出来、创造出来的一种产物。
为什么我这么说?因为现在的一些研究,比如说谈到世界上对于现存的一些古老的语言当中,看到里面没有很清楚的“你”、“我”这些的用词,并没有。所以,其实从究竟的角度、实际的层面来看,“我”和“你”、和“他”也不是各自相异的。也就是说,“我”、“你”和“他”并没有我们概念上认为的那样子是有距离的,或者有隔阂的。并没有。
不仅说“你”、“我”、“他”是没有隔阂的,而且任何人、我们之间都是一体的。换句话说,自己和现在周围所有的人,或者说和所有的众生之间都是没有分别的。我们概念中认为有的“你”、“我”、“他”的分别跟距离,这些都不是真实存在的。
事实上,我们也不能因为自己没有办法控制别人的身体,就认定说我和他是两个独立的、没有关联的个体。事实上,根本没有一个确实的证据或者合理的逻辑能够说或证明自己和他人之间是完全独立,完全互不相干的。
所以,每个人是分别独立的自主的个体这样的一种概念,它纯粹是你思想出来的一种产物,它并非事实。但是因为我们太熟悉和习惯这种思维模式,所以会觉得很自然、理所当然,就是有这样的分别;甚至完全不会去质疑,这是有问题的。
但这里我想举个例子来说明。比如说,我们现在世界上有各个国家,这些国家都有各自的国界,而国界这样的一个界限、这样一个概念,其实也都是我们人为的、或者说刻意之下的一个产物。但如果你从大自然的角度来看,根本没有什么国界、边界的这样一种概念。
譬如说一棵树好了,它的生长是完全没有、不会在乎国界的;还有天上的鸟,它也没有国界的概念,到处飞;地下爬的虫子,它也是自在的、到处爬行的;甚至讲回我们人类自己,事实上。也是由于可能被告知了,然后你才知道我是有国家、这里是这里、那里是那里的这种划分。
所以,以这个做比喻,同样的,我们和他人之间本来没有任何分别的,会有自己、我、他人等等的区分,其实是我们人类自己创造出的一种概念。
那么好,如果说实际上我们是一体的,为什么我们和其他人你会说看外在的身体,不管是身形、肤色都是不一样的;还有内心的想法,也是不一样的;甚至行为模式都是不一样的呢?
这主要是因为我们强烈的二执的习气所造成的,就是有这种强烈分别自他的这种惯性所造成的。
举例来说,我们这个身体,我们这个血肉之躯,这个身体它可以让我们在这个物质世界中生活,但是,它也像是一个阻隔、一个墙一样,限制了我们的心识的一种自由移动。
在我们死后,我们会说进入中阴,心识离开身体之后,这个身体被称为叫做微细身或意生身的状态存在。这个时候,你心识的能力就不再受到局限,可以随意到达你想要去到的地方。因为这时候你的心识不再被这种微细身或意生身所影响,所以各种限制你的心识开展能力的逆缘障碍变少了。
所以,经典中会说,在中阴的时候,比起你活着的时候更容易认识出自心的实相。过去许多的祖师、经典当中都有这么提到。
■慈悲就是‘自他无别’
讲回来,我们这里谈到慈悲、大乘佛教当中谈到的慈悲,说的通俗一些,白话来讲就是什么呢?——没有把别人当成别人,别人就是自己的一部分,或者说就是自己,自他之间是无二无别的。这就是慈悲的意思。
比如说,我们都会看到一些故事,圣者,过去的祖师、圣者可以替别人承受痛苦,或者说替别人生病,这样的一种能力,他为什么能够具备这样的能力?想一想,可能有许多的原因,但最主要、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这些圣者他们的内心深处,就没有将自他区分开来。
换句话说,在他的心里就没有自他的分别,所以他能够没有任何私心、贪欲,可以说全心全意、完全地利益他人,为他人付出。
所以,我们平时在许多教言当中会听到,告诉我们要珍惜他人胜过自己。这句话并不是说我们要变成一个能够舍下一切的大英雄,不是说要变成那样。事实上是和刚刚前面说的一样,这样的观修其实是改正我们错误的认知——以为有自他分别的认知,然后能够看清楚事情的真实的情况、真正的面目是什么。
譬如说,有时候我们……这里做个比喻,我们收藏了一幅画、一张照片,因为你长期把它卷起来收着,突然有一天你想要把它摊开、铺平、欣赏的时候,它很自然地都会卷回来,对不对?这时候你要该怎么办?你必须把它反过来再用力地卷一下,这时候再打开的时候它可能就变得比较平整了。
同样的道理,因为我们自他之间,我们太习惯认为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个体,是独立自主的不同的个体。因为这种观念太强烈了,所以我们很容易地总是会内心深处想到的都是关爱自己、珍惜自己。或者说,会对于我们的亲人、或者我们所认定的好朋友生起关爱之情也比较容易。但是除此之外,要对任何其他人生起这种关爱之心,你会发现是很困难的。
所以在练心、就是修心的时候,是有次第的。你会先从珍惜自己开始,然后试着关爱他人,再修自他平等、还有自他交换,直到修成到自他是无别的。
修心、练心的过程是要这样子,持续努力地修持,我们坚硬的一种自我的执着习性,才有可能得到软化;还有我们紧抓着不放的那种以为是独立自主的这种概念的绳索,才有可能松解开来。最终我们才可能跟佛菩萨一样,体悟到自他完全平等,没有分别。
讲到佛菩萨,站在佛菩萨的角度来看,佛菩萨他是没有我们和他们这样的分别的。事实上我们就是佛菩萨的一部分,我觉得佛菩萨他们的认知是这样子。所以,这也是为什么佛菩萨对我们的这种救度是完全没有保留的、没有私心的,是完全平等的。
而且经典中说,由于佛菩萨断证功德的圆满,使得他们超越了这种粗分的蕴身、肉身。他们是以一种类似于意识一样的状态而存在。所以我们和佛菩萨之间的沟通,自然就是什么?——透过心念,像是信心、虔诚心才能够沟通得了的。
人跟人之间透过语言沟通,那么你跟佛菩萨怎么沟通?你没办法像我们人跟人说话一样。当然我们的讲话、祈请的语言、文字他们可能也听得到,但是,实际上只要是我们的念头一生起,佛菩萨瞬间可以说就完全清楚地了解了我们的念头是什么。
平常我们都会做祈请和发愿,如果你这个时候心口不一、心口不如一,或者在那边装模作样地来发愿的话,或许你可以骗得了自己,或骗得了别人,但佛菩萨们可都是明白的。为什么?因为他们都能够知道我们的心念。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一再地强调动机一定要清净,而且要具备虔诚心,也就是当你在三宝面前祈请和发愿的时候,这是非常重要的。
在念诵和祈请的时候,最关键、重要的就是内心的想法是否清净,你是不是具备了虔诚?佛菩萨不会根据谁烧的香比较粗,或者哪个人供的灯比较大,来决定要听谁的祈请。那个灯点的比较大的、亮的,我要先听他的,或者排队他是VIP是贵宾,所以,来来来,我先帮他。不会的。
所以,实际上,无论是什么样的众生,对他祈请,他是同一瞬间都能够听到、了解到,没有谁先谁后的问题,也没有谁是主要的、谁是次要的这样的分别,没有。他刹那间就知道众生的苦乐。所以没有这种先后、主要次要的分别。
总之,从佛菩萨的角度来说,不仅仅是我们和佛菩萨之间,没有我们这样的分别,同时,他甚至也不会把某一个众生和另一个众生区分开来。所以,事实上他们从来没有把我们当做过外人,都是当成自家人。
但问题是我们自己太没有信心了,或者是见外了、没信心了,所以才会把佛菩萨单独地摆出来、供在高处,这样去仰望。而也就在那一刻开始,他被我们供出去之后,我们就会觉得自己和佛菩萨是有距离的。
但事实上,自始至终,佛菩萨都是如影随形地跟着我们,都没有分开过,不然我们都以为佛菩萨或者是在密严净土,或者在什么样的净土,总之,你必须要拿一个望远镜才看得到他。不是这样的。
总而言之,大乘谈到的慈悲,就是建立在刚刚讲的这样一种很深刻的、究竟的真理上而讲说的。
所以,如果我们能够真正了解到这个道理的话,真正了解慈悲的道理是什么的话,那么我们帮助一切众生想要离苦得乐的心就不再是梦想了,而是你真的现实中能够做到的。
举个例子来说,你每天也都在想方设法让自己得到快乐,不是吗?而你从来也不会觉得让自己快乐是一件不能达成的宏愿。不是吗?所以,当哪一天你真正认识到了所有众生和自己是没有差别的时候,在那个时候、在那一天,很自然的,慈悲,也就是愿一切众生离苦得乐这样的慈悲自然而然就做成了、就达成了。
我想「法入道」的部分,这一次就说到这里了。
虽然还想多讲一些无实、空性的部分,但是时间的关系就不多说了。
接下来我还是念一下,第三法,「道解惑」的经文:
若以如是明了,方能由道解惑。初,以观修无常之故,解贪著此生之惑;观修因果故,解邪见之惑;观修轮回过患故,解贪著轮回之惑;观修慈悲故,解小乘之惑;观修如梦似幻故,解物质之惑。
总之,以上三乘之修持可解下乘之迷惑。
一般来说,「道解惑」可以由三个方面来阐述,一个是结合上士夫的修持,第二个是同时结合下、中、上三种士夫的修持,第三个是结合密乘而说。
从这部经文来看是第二个,就是同时结合三种士夫的修持而说。就这部分的重点前面大致都已经讲过了,这里就不再重复。
第一座法就先讲到这里,虽然还剩一点时间,但因为等一下还有第二座法。印度的8:30再开始,是印度的8:30才开始。所以加两个半小时,印度的8:30,所以是11点。我们这里的11点开始。
好的,谢谢。
facebook 视频